欢迎您进入EMC官网有限公司

EMC官网EMC官网

造洁净厨房 做健康美食

油烟净化一体机批发定制首选服务商
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-123-4567

当前位置: EMC官网 » 新闻动态 » 行业动态

大人物做局强过好莱坞大pg电子平台片!(上)

文章出处:网络 人气:发表时间:2023-07-16 03:05

  pg电子平台年生,小学文化,广东汕头人。出生时家境窘迫清贫,少年时常与兄长黄俊钦,拾破烂、捡垃圾以补家用。

  17岁时,和哥哥到内蒙古倒卖小电器没赚到什么钱后,就转战北京,开始了中国首富的传奇故事。

  刚到北京时,由于不太善于表达和搞公关,想做一些不求人的业务,于是开始搞零售。他认为做零售靠的是信誉,只要你有信誉,生意就能多起来。黄光裕最早就从服装做起,但很快发现自己不擅长服装的面料、季节性等讲究,实际上,黄光裕选的衣服根本没人喜欢。后来他发现家电是一个卖方市场,只要你有货,就不怕卖不出去,于是凑了3万元盘下服装店开始卖家电。(选择比努力更重要!看来首富也不是什么生意都玩得转的。)

  黄光裕自己介绍说,国美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:每个阶段差不多都是6年左右时间pg电子平台,1993年以前,属于资本积累阶段;1993年到1999年,属于稳固发展阶段;1999年下半年后属于高速发展阶段。刚开始的时候,就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,也不懂什么经商之道,只是做法恰好符合零售业的基本规则罢了。(功夫就在这个“恰好”上,在商品紧缺年代,黄光裕能够坚守薄利多销的低价原则,这就需要逆向思维和过人的眼光。)

  第一,拼命压低上游供货商的价格,取得成本优势。根据有关资料显示,随着中国家电市场垄断程度的加剧和大型零售商议价能力的上升,家电供货商的经营利润可被压低至2%。

  零售业是规模经济效应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,零售商的业绩与规模呈现出“S”型曲线的函数关系,表现为当零售商的门店规模达到一个临界点时,其经营业绩可以实现快速上升。国外的营销界经过实证分析认为,连锁组织的店铺只有达到11家左右的临界点时,才可逐步体现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规模经济经营效果。黄光裕的低价策略就是快速扩张的秘诀,所以恰好符合了零售业的基本规则;国美和苏宁都存在着强烈的规模扩张冲动。

  第三,“类金融模式”——延期付款,尽力占用供货商货款进行短期融资。国美最长可以拖欠货款达6个月之久,所以,卖得越多,沉淀的资金就越多。国美、苏宁开始以低价策略,实现快速销售,加大进货量,深受供货商青睐;然后逐渐扩大规模,再以更低的价格销售,进一步加大进货量,不断如此循环,最后导致垄断,强化了延期付款能力。

  第四,利用销售和延期付款形成的大量沉淀现金快速扩张规模。这就形成了一个不断膨胀的闭环效应,零售商的市场地位不断提高,压价、欠款、收“苛捐杂税”——进店费、促销费、节庆费等,而供货商却越来越被动,但也只好忍气吞声。最后,逼得格力的董小姐一气之下自建渠道。

  黄光裕首先就是通过价格战,打败国有企业赢得竞争,慢慢垄断市场的。然后,通过上述四个步骤形成大量的“资金池”,正是这个“资金池”支撑了国美的快速扩张,尤其是前期的滚动式发展。可以说,“资金池”模式成就了国美的商业帝国和黄光裕的首富地位。

  透过现象看本质,银行、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本质上也就是这种“资金池”模式:通过某种机制或工具,创造“钱进”和“钱出”之间的时间差。悟透这一点,不但可以化解90%以上的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!而且可以彻底打通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通道,进行创新创业,实现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,这也是中国式金融的“全科”思维的精华所在。

  把国美打造成了一个不需要金融牌照的“现金银行”,这个事实本身包含了太多的商道智慧。

  一个卖家电的简单生意变得不再简单,这里提出几个根本性问题供你参悟:你到底卖的是什么?商品有几重属性?不同属性之间可以延伸出什么样的不同商业模式?到底什么是金融?如何四两拨千斤,一个支点撬动地球?(布局者的作业:结合本微信文章《温州人是如何从东北人手中抢市场的?》,悟透这些问题。一旦醒悟,你就能够无师自通今天所谓的“互联网思维”,比如,什么“升维思考、降维打击”,你就可以通过金融的维度消灭传统的商业竞争。)

  国美最高峰时,年销售额超过1200亿,而国美最长的欠款期限是6个月,所以这个沉淀的免费资金要比很多普通银行的日常现金还多;这也是马云能进军金融业的原因,他的支付宝比国美的“资金池”大了不止一个数量级。

  黄光裕在家电零售业悟道“类金融模式”后,还把它引用到了房地产业,推出了“均价房”。公司先以城市均价大批量购入住宅后,再利用性价比10%-15%的价差,迅速零售给客户,以此迅速回笼资金。(举一反三、一通百通,从人参到家电再到房地产,类金融模式大行其道,我曾经帮助一个朋友的皮鞋品牌设计过“免费穿鞋模式”,本质上就是一种类金融模式,结果开业第一天就100%全部收回投资款,第一个月收了500万的加盟费。)

  “类金融模式”支撑了国美的快速发展,但这个占压的钱毕竟是要还的,而且一旦碰到金融危机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,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。所以,“钱进钱出”的圈要彻底画圆,真正解决资金问题,就要上市融资,由于当时的国内资本市场限制重重,黄光裕把目光投向了香港。(“类金融模式”的圈要彻底画圆,有两个出路:一是营销层面的“前端——后端”思维,用后端的营销策略,深挖客户的需求,形成社群、生态圈模式;一是产融结合的“前门——后门”思维,用资本运作,转移战场,市值代替利润。这就是全部的商道秘密,我归纳为两个局:商业布局和金融布局。以后为你分享两大布局的本质规律、理论框架、操盘心法、流程步骤和策略工具。)

  詹培忠,绰号香港壳王,是香港立法会议员,以操弄“仙股”、倒卖“壳股”著称。他倒给黄光裕的壳叫京华自动化,自1992年4月15日在联交所上市,是一间注册于百慕大的公司,以生产、销售计算机辅助系统为主营业务pg电子平台。2000年9月,詹培忠分两次通过BVI(海外分公司)入股京华自动化,成为第一大股东。京华自动化每次增发的股比都控制在19%左右,因为根据香港联交所的规定,如果股本增发超过20%,则需要召开特别股东大会,所以,可见,詹培忠的技巧确实高超。

  詹培忠入股京华自动化,使得后者的股价达到高位之后就一路下跌,跌倒谷底时,就多次向外界的战略投资者配股,对象自然是黄光裕。

  2000年12月起,黄光裕依次将北京鹏润大厦三间办公室、北京朝阳区西坝河北里七号院土地和包括94个门店的“国美电器有限公司”65%股权注入上市公司。京华自动化的主营业务发生了转型,名字也先后改为“中国鹏润”、“国美电器”。这一系列动作下来,黄光裕就取代詹培忠成了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。

  黄光裕在把自己的资产“左手倒右手”到上市公司的过程中,高手的水平就体现出来了:

  首先,他4次有3次用的都是可转债的支付方式,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三个:缓解资金压力、灵活控制持股比例(根据联交所的规定,持股比例达到75%是全面收购和私有化建议的标准)、选择恰当时机减持套现。

  其次,黄光裕只把国美电器65%的股权注入上市公司,还有35%归自己个人所有。这种双层的控股结构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“一箭三雕”的功效:第一,可以选择适当时机将剩余35%股权注入上市公司,拉升股价、放大市值;第二,黄光裕个人财富可以因此再次快速暴涨;第三,还有利于加强应对恶意收购的协调能力。

  再次,黄光裕坐拥优质壳资源,静待骑牛上市良机。等到2004年国美电器上市时,市盈率高达49.5倍(永乐2005香港上市时是20倍,全球家电平均市盈率是14.3倍),首富的传奇就是这么创造出来的。黄光裕对于上市时机的拿捏最能凸显他的高超布局水平,因为借壳上市的市盈率不受证监会监管,完全由自己决定。而到了2004年4月1日联交所就修订上市规则,把借壳上市归为反收购,视为新上市申请。所以,国美成了中国最后一个在香港借壳上市的公司,这固然有运气好的成分,但黄光裕之所以能在修改规则前上市,这不正是他精心准备等候“东风”的布局结果吗?!

  后来,黄光裕因为持股比例超过75%,为维持最少25%公众持股量之上市地位,他“不得不”减持套现,公众却不得不接受他私定的市盈率,股价却并没有暴跌,这就印证了黄光裕的手段之高明。

  纵观整个借壳上市的过程,黄光裕总共投入了7.5亿,但却套现了25亿现金以及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地位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公众投资者的现金出资为29.1亿元,却只获得了34.5%的股权。后来,黄光裕将国美电器剩下的35%股权注入上市公司,实现整体上市时,黄光裕的资产又增加了近70亿,套现了17.5亿。

  国美旗下有三家投资公司,除了家电零售业外,主要还有房地产投资。家电零售业利润微薄,但现金流量大;而房地产业则相反,利润很高,但需要长期占用资金。所以,二者具备非常好的互补性。但家电业的主体国美电器是上市公司,而房地产业的主体鹏润地产是非上市公司,二者如何打通呢?黄光裕惯用的一个手法,就是让上市公司借款或担保,挪出资金投资房地产,然后再变相送回给上市公司。

  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很能管中窥豹说明问题:2002年,黄光裕将一块地皮以1.95亿港元卖给上市公司国美电器(当时叫中国鹏润);2005年底,他又以7.6亿的价格从上市公司国美电器手中买回来。这种对上市公司的利益输送,是对国美电器的一次变相投资,时隔3年,涨幅近4倍,为什么呢?因为,公司上不上市都是自己的,怎么样能让钱更高效运作就怎么来,这就是黄光裕的逻辑。(黄光裕践行的是他偶像李嘉诚的哲学:商者无域,相融共生。)

  所以,上市公司的杠杆效应,彻底打通了融资的通道,一方面用于快速扩展家电零售的店面规模,不断放大资产和现金流;一方面,用于投资房地产,实现暴利;两者共同不断充实上市公司的市值和首富的地位,这就是黄光裕的商业传奇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同类文章排行

最新资讯文章

返回顶部